賴瑞隆舉行首場政策發表會 推「亞洲新灣區3.0」打造國際入口
賴瑞隆舉行首場政策發表會 推「亞洲新灣區 3.0」打造國際入口
參選 2026 高雄市長的立法委員賴瑞隆今(2)日舉行「亞洲新灣區 3.0:啟動大亞灣計畫」政策記者會,他指出,高雄正處於產業轉型與國際鏈結的關鍵時刻,市民需要的不只是建設,而是能讓下一代安居樂業、產業持續升級的完整願景。賴瑞隆強調,推動「大亞灣計畫」即是把高雄推向「國際新入口、台灣雙核心」的戰略高度,讓亞灣區不再是高雄的亞灣區,而是世界的大亞灣。
賴瑞隆指出,高雄過去經歷「亞灣 1.0」及「亞灣 2.0」的建設階段,從港區硬體設施到智慧港灣與國際企業進駐,已累積一定基礎。他認為,目前包括 205 兵工廠遷建、台積電楠梓廠設置、捷運黃線及紅線延伸、高鐵南延等多項建設,將成為推動高雄邁向「亞灣 3.0」的重要條件。
賴瑞隆提出,「大亞灣計畫」的核心之一即為正在整治中的 205 兵工廠,將規劃集結國際企業總部、創新研發與智慧商辦,打造產業核心聚落,並將保留 15 公頃作為「亞灣森林公園」,留下世代共享的綠地,並打造智慧住宅、綠色運輸、AI 產業聚落。
賴瑞隆強調,交通建設是「大亞灣計畫」的重要軸線。高雄國際機場將打造新航廈,旅客運量可望提升至 1,650 萬人次,成為台灣南北平衡發展的國際門戶。捷運黃線與紅線延伸國道七號及高屏二快,串聯密集人口區與產業走廊,形成完整的公共運輸網絡。同時,高雄車站將成為三鐵共構的交通核心,結合高鐵南延計畫,為南台灣帶來更多人流與商機。
在地方發展部分,賴瑞隆指出,鳳山衛武營周邊未來將與捷運黃線交會,將導入住宅、商辦與零售機能,形成藝文與經濟並進的新生活圈。在產業發展面向,台積電在楠梓建廠,已逐步形成半導體產業聚落,結合與中央合作的 156 億元道路建設,確保產業穩定供應。高雄未來將透過吸引國際雲端與晶片企業合作,加速 AI 應用落地,同時結合「台灣碳交易所」與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」,讓高雄成為綠色金融與資安創新的重鎮。
賴瑞隆強調,啟動大亞灣計畫,把高雄打造為「國際新入口、台灣雙核心」,讓亞灣區不再是高雄的亞灣區,而是世界的大亞灣。也要讓高雄成為「宜居、宜業、宜遊」的城市新典範,市民能享有便捷交通、優質就業與多元休閒,才是下一代市民真正需要的生活環境。